據《星經》載,此星專管田禾的豐歉與年限的好壞。周時以及以前,秋禾大豐收,“民以菽谷祭靈星”,其貢品常見“餅漿”。而祭祀田星的時間為中秋節,故迄今仍有稱中秋佳節為豐收節者。后因祭祀田之俗漸淡,而祭月之俗風靡長盛不衰,原祭祀田的“大餅形”與“小餅”,后漸衍為祭月之月餅,此乃“月餅”之源。
又:古時候,民有中秋節吃“闔家團圓”之風俗習慣。什么叫“闔家團圓”?闔家團圓亦是烙制的餅形,餅內有餡,其餡或麥芽糖或白芝麻,或干桂圓或蔬菜水果。餅上壓有桂樹玉蟾巧云盆栽花卉等圖樣,中秋節之夕用于祭月。祭月后,將月餅按家里總數割開,一人一塊,人各持餅拼在一-起而復為環形,名日:“闔家團圓”,“闔家團圓”或者月餅的原名。此俗某些地區猶在。如今中秋佳節仍是,大家普遍歡度的重特大傳統節日,也是國家法定假日。